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2021年第二期

2020年12月30日,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京挂牌成立。应急管理部、教育按照“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服务国家、国际一流”的原则,共建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据悉,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将致力于重点行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打造极具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和应急管理智库。同时,该研究院将重点建设安全工程实验研发基地,为安全工程科技创新搭建平台,加快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事故防控。对此,本刊邀请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孙华山接受访谈,对该研究院的建院目标、重点工作等内容进行介绍并解读。同时,结合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探讨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以下简称安全与应急)领域的科研工作路径、客观规律与方法,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机制,安全与应急科研工作国际交流合作的模式和宗旨等内容。

问: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建院的初衷和目标有哪些?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同时,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进程中,以及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共性和个性问题需要研究、需要探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搭建应急管理科研创新平台、服务事业发展、补齐科技人才短板,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研究决定,共建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安研院)。

国家安研院以解决重大科技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际科学前沿,打造安全与应急领域的高端智库、创新团队培育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实验研发基地,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基础理论与政策法规研究。以应急管理、安全发展、监管监察、事故防范、应急救援等基础理论与政策法规研究为突破口,重点开展发展战略、政策理论、法规标准、安全管理、安全科技、监督执法、应急救援等理论研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协同创新研发。面向安全与应急领域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围绕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地下工程等高危行业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智能装备研发,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落地。

科研队伍建设和应急管理智库打造。在安全与应急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实践等方面,培养造就若干名杰出专家、领军人物、青年创新英才,建设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地下工程等重大事故防治救援创新团队,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及高端智库。

国家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建设。以现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为基础,发挥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作用,创建国家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安全与应急技术创新科研实验平台。

科技创新技术支撑服务。创新科技支撑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拓展风险普查、隐患治理、安全能力提升等外部安全审计,搭建安全与应急领域权威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学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围绕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并设立应急管理二级博士点,开展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优秀学生人才培养,争创世界一流安全与应急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

推动完善科普培训教育。整合优势教育资源,通过实验演示、模拟仿真、实物教学、情景构建、事故再现等科学技术,打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紧急逃生等科普教育培训基地。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与先进发达国家优势学科学术交流,积极推动科研人员出访、研究生留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我国参与应急管理国际事务影响力。

问: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解决重大科技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导向,您认为当前有哪些急需解决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如何针对性解决这些难题?

答:关键核心技术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是衡量应急管理科技实力的标尺。近些年,应急科技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重大危险源管控、监测预警、事故防控、应急救援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卡脖子”技术。比如,提升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的流程再造与风险防控技术、矿山重大灾害精准监测与智能防控技术、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技术、应急救援装备的智能化及轻量化、航空应急救援等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关键问题,才能对症施治,从而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根本在于推进基础科学研究。要加大安全与应急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从成灾原因、致灾机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入手,丰硕基础研究果。

其次,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解决科研与应急管理工作实践“两张皮”的情况。破除科技创新止步于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的“孤岛现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才能真正支撑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事业。国家安研院将建设一流的“研试测检用”产业链权威科研、技术服务平台,打通从科学研究到推广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让科技成果真正服务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

最后,加大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力度。目前,安全与应急领域人才队伍结构性不太合理,高水平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团队有限。国家安研院将采用开放、共享、灵活的运行机制,以项目凝聚天下英才,打造安全与应急高端智库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问: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全面开启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发展阶段的起点,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如何为统筹安全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献智出力?具体有哪些部署和规划?

答:近期,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凸显和强调安全的重要表述。比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等。国家安研院作为应急管理领域的新型科技创新研究机构,将立足自身主责主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统筹安全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献智出力,致力于打造安全与应急领域的高端智库、创新团队培育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实验研发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人才队伍、安全科技保障。国家安研院近期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委决策部署,打造安全与应急领域高端智库。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的政策理论、法规标准、监管执法等方面研究,提出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对策建议;整合安全应急学科资源和科研队伍,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安全与应急领域科技进步,为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提供决策支撑。

加强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事故防控。积极衔接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拓展风险防控、安全能力提升等支撑服务,为事故防控范提供技术支撑。创新服务体系,围绕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着力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权威、最全面、最高端”的技术服务平台。

开展安全与应急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安全与应急领域高端创新人才。围绕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安全科普、教育培训和优秀人才培养,着力培育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防范技术创新团队。培养若干领军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推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问:提高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期盼和要求。您认为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真正实现开放创新、优势科研资源融合,我国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要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开放创新。准确把握国际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了解事故防控和应急救援前沿信息,在认识到我国安全与应急科技发展不足和短板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安全与应急科技事业发展。

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质量、符合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和队伍。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涉及应急管理的专业设置较为混杂、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学生数量明显不足,提高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人才基础亟待夯实。

因此,应当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科学定位,探索建设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多领域专业知识和较系统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建设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应急管理科技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为人类造福、为人民服务的新方案、新技术、新产品。要充分结合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资源优势,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发展安全与应急产业,培育安全与应急产业基地,以社会需求推动应急管理科技发展。

问:请您谈一谈“研试测检用”产业链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答:“研试测检用”是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科学研究、产品试验、性能测定、产品检验、示范应用,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并发展成为新产业的必然过程,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最终价值体现,是打通安全与应急产业链各环节、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科技创新工作,“十一五”以来,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安全与应急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自主创新性成果缺乏、一些关键安全与应急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等。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完善“研试测检用”产业链、研制自主创新应急装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安研院将建设一流的“研试测检用”产业链权威科研、技术服务平台作为建院目标,旨在吸纳国内外安全与应急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融合创新性科研成果,贯通“研试测检用”产业链,将重大安全事故防控技术与装备等科研成果,真正应用到生产现场事故防控与应急救援中,从根本上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问:安研院将努力探索建立“新时代安全应急科研创新体系”,请您介绍该体系的具体内涵。

答:国家安研院探索建立的“新时代安全应急科研创新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创新的运行机制。国家安研院作为部际联合体、科研创新平台,采用开放、共享、灵活的运行机制,吸纳国内外安全与应急领域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以项目凝聚国内外安全与应急领域优秀科技创新力量。

创新的科技研发机制。面向安全与应急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发挥研究院在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地下工程等高危行业领域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加强科技协同创新研发,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智能装备研发,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落地。

创新的学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安研院围绕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展科研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队伍培养,争创世界一流的安全与应急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

问:研究院在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机制方面的理念和目标有哪些,将会展开哪些探索?

答:国家安研院致力于培养安全与应急领域高端创新人才。在学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围绕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并设立应急管理二级博士点,开展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争创世界一流安全与应急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在科研队伍建设和安全与应急智库打造方面,从安全与应急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实践等方面着手,培养若干名杰出专家、领军人物、青年创新英才,建设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地下工程等重大事故防治救援创新团队,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及高端智库。

国家安研院将探索建立开放、共享、灵活的运行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投入安全应急科研事业。具体做法:

平台“开放”。国家安研院将面向社会开放,面向安全与应急领域所有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放;面向全球招募高端人才,形成机动独立团队,以项目凝聚国内外安全应急领域优秀科技创新力量。

资源“共享”。鼓励研究人员自带项目进入研究院开展研究,享受研究院的政策;研究人员共享国家安研院科研、教学各类资源,科研成果归研究人员和国家安研院共享共有。

管理“灵活”。研究人员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兼职、专职、长聘、短聘等多种方式,积极吸纳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科研教学人才。

上一篇:国家安研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常用安全生产名词术语规范》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