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安全发展的重大需求,国家安研院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顶层设计与创建指导、安全理论政策、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安全应急科普教育等综合保障技术研究及支撑服务工作,有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营。
一、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指导
在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城市安全发展工作机制、标准体系、工作办法和奖惩办法等顶层设计和政策研究;协助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评议资料审查、现场核查、综合评议、新闻宣传、模拟评审等全过程管理;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议专家库,协助组织专家现场核查与创建指导;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系统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为城市安全工作发挥国家安研院技术支撑保障作用。
二、城市安全发展理论与政策
开展城市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城市风险防控、社区安全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为建立和完善城市安全理论,制定安全生产政策、发展战略、法规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三、城市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城市的事故灾害特点,结合构建双控预防机制的要求,按照网格化、分类分级和突出固有风险的原则,系统全面地评估城市中的事故灾害及其安全风险、消防安全风险等,为系统解决“认不清、想不全、管不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可达到的预期目标如下:

图1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路线图
1.通过企业(场所)整体风险评估,明确每个企业(点)在相应行业的风险等级,找出各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风险的的“牛鼻子”,推动行业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推动各行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2.通过行业风险叠加风险评估,开展行业间的风险横向比较,有效筛选出城市中行业层面(线)的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并梳理出不同区域(面)的风险构成,推动实现城市安全风险的精准管控。
3.通过城市区域风险叠加评估,在“点”、“线”风险叠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区域间综合风险的横向比较,结合城市规划、战略定位以及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现状,对城市安全形势和趋势进行研判,找准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为城市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在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云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搭建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地图平台,为构建形成点、线、面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实现政府、企业、部门及社会服务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控的时效性和信息化水平。
该平台包含“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行业风险分析图”、“区域整体风险分析图”、“企业风险信息登记”等主要功能模块,展示的信息内容分别服务于城市整体、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企业三个层次,部分功能如下表所示。
表1 城市安全风险信息平台部分主要功能
服务对象 |
服务内容 |
展示的信息内容 |
部分典型功能 |
省(区市)政府 |
城市安全发展整体决策 |
辖区内各网格的整体风险排序(明确重点区域); 辖区内的不同行业领域的风险占比(明确重点行业); 辖区内红、橙、黄、蓝不同风险等级企业的数量及占比(明确风险底数)。 |
城市安全风险源头追溯 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 行业领域预警信息发布 跨区域应急指挥(包括专家库、现场视频传输、多方会议系统) |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 |
行业安全监管 |
行业整体风险在各网格的分布(明确重点区域); 行业中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明确监管底数); 监管企业(场所)的相关风险信息(便于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 |
落实企业差异化监管 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行业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执法计划信息化推送 网格化的安全监管职责可视化 |
各类企业 |
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 |
企业所在行业相关警示信息 本企业危险有害因素 本企业常见隐患排查 本企业适用标准规范 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
企业相关安全培训教育 企业安全风险承诺公告 |
五、城市事故灾害应急救援成套技术
开展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重特大事故情景构建、重特大事故应急演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应急队伍建设等研究与应用,健全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完善事故灾害现场处置程序,建设城市事故灾害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为重特大事故灾害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
六、城市安全应急科普与教育培训
有关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在发生的各类事故中,有约80%以上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技术水平不高、操作行为不当、管理落后、应急救援不力造成的。通过实施城市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安全文化培育及创建指导、高端人才提升工程等,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城市本质安全发展目标。